
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实现全国统一的皇帝。在他之前,华夏大地处于分裂状态,正是秦始皇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,将各个诸侯国统一起来。他不仅建立了强大的秦朝,还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措施。比如统一文字、统一度量衡、统一货币等华夏国际,这些举措让整个国家真正实现了文化、经济和政治上的统一,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。
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,这一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。不过,秦朝虽然强大,却存在不少问题。其中最关键的是,他在位时没有明确指定皇位继承人。这个疏忽导致了秦始皇去世后,朝廷内部爆发了激烈的权力斗争,最终加速了秦朝的灭亡。
在众多历史人物中,扶苏被认为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。作为秦始皇的长子,他本应顺理成章地成为下一任皇帝。许多历史学者认为,如果扶苏能够继位,秦朝可能会走向不同的发展道路,百姓或许能过上更安稳的生活。但历史没有如果,命运的安排往往出人意料。
展开剩余67%历史的发展总是充满戏剧性。秦始皇去世后,胡亥和赵高联手篡改了遗诏。令人不解的是,手握重兵的扶苏面对假圣旨竟然选择了顺从。其实秦始皇临终前虽然与扶苏有过矛盾,但他心里清楚这个儿子才是最适合继承大统的人选。
父子之间的矛盾源于两个江湖术士。晚年的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,却被这两个骗子蒙蔽。当骗局败露后,盛怒之下的秦始皇下令抓捕咸阳城的所有术士。这时扶苏站出来为这些人求情,他的举动让秦始皇大为光火,父子关系因此恶化。
关于扶苏之死,要从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说起。公元前210年,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重,他命赵高起草诏书,要求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,并回咸阳主持丧事。这份诏书实际上是要传位给扶苏。然而就在诏书即将发出时,秦始皇突然驾崩。
赵高、李斯等人趁机篡改遗诏,改立胡亥为太子。他们扣下了真正的诏书,伪造了一份赐死扶苏的假诏书。当使者将假诏书送到扶苏手中时,这位忠厚的皇子悲痛欲绝,准备立即自尽。
关键时刻,蒙恬挺身而出劝阻扶苏。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敏锐地察觉到诏书有问题,他劝扶苏说:陛下在外巡游,尚未立太子,却让您统领三十万大军镇守边疆,这是何等重要的责任。现在仅凭一个使者带来的诏书就要自尽,万一是奸人的诡计呢?请再请示确认,确认后再死不迟。可惜最终扶苏还是选择了服从圣旨,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